降损节俭关系中国人饭碗的安全
时间: 2025-02-02 12:08:43 | 作者: 浴室用品系列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了2025年“三农”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一处秋粮晾晒场,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堆放玉米(2024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规模和农产品供需规模大,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小农户数量众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丰富和拓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必须立足“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农情。2024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综合看来,尽管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国耕地仅占世界9%,人口却占世界的20%,我国食物资源低于世界中等水准,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因而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既要增加生产食物的供给,更要注重粮食和食物的节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然的联系着14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必须牢记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强有力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粮田“非粮化”,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习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进步。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保障耕地数量安全,着力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断的提高粮食产能;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步推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以优质高效、低耗低排、高效绿色的粮食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益,筑牢粮食安全的科技防线。
粮食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要经历育种、种植、采收、仓储、流通等环节,由于受生产技术或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不够,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损耗严重。因此,强化科学技术引领推动粮食减损,耕好“无形粮田”,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关键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加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入实施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推广科学储粮装具,引导农户科学储粮,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建设高标准粮仓,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加强智慧粮库建设;加强粮食运输减损,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突出粮食多式联运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减少粮食加工损失,推广应用轻度磨皮、高精度分筛等工艺,推广低温升碾米、柔性碾米等设备,提高粮油出品率。推动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
2024年10月19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一烘干企业,铲车在倒运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历史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提升全民节粮意识。要深化我国居民健康膳食研究,发布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及烹调用油盐等5大类食物摄入量建议范围,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上的习惯,引导家庭按需采买、储存食材。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
抓住重点行业场所。解决“舌尖浪费”的严重问题,要着重抓住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有效遏制餐饮浪费。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强化行业自律,明确标示并合理配置菜品和主食规格数量,积极推广小份餐品,主动提示剩余食物打包。机关食堂要严格公务活动用餐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饭菜数量,坚决反对餐饮浪费。学校食堂要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加大就餐检查力度,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鼓励大学食堂推行称重取餐。企业食堂应按需供餐,采取小份菜和自助餐等方式,减少餐饮浪费。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不遵守反食品浪费有关法律法规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按规定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等典型案例。
抓住青少年重点群体。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的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让青少年深刻理解节粮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责任和美德,要把节粮教育同建设节约型校园结合起来,提高节约素养。学校要注重与家庭、社会协同联动,凝聚育人合力。要发挥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滴水做起,不随意浪费食物,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注重发挥社会教育的熏染功能,各行各业、社会团体要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爱粮节粮先进典型,倡导节俭文明生活方式,营造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增强节约意识,成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参与者。要强化实践养成,利用好世界粮食日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并且开展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在内心厚植爱农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并转化为自觉行动。